申博体育_申慱亚洲官方网-在线*平台

核武器及其防护
发布时间:2019-07-19 10:31

 

 

 

 

 

       

    核武器是四十年代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194571652945秒,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尔多试验场,进行第一次核爆炸试验。爆炸威力相当于,1.52万吨梯恩梯炸药。同年86日和9日美国将当量约2万吨梯恩梯的原子弹,用B29轰炸机运载,分别投掷到日本的广岛和长畸两地,结果是:广岛伤亡14万人,破坏范围14平方公里;长畸伤亡约9.5万人,破坏范围4.7平方公里。核武器从此迈进了战争的门坎,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各国在研制原子弹的基础上,进而研制了爆炸威力更大的氢弹。我国为了遏制战争,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于19641016日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并于1967617日又成功的进行了氢弹爆炸试验。

 

    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用 “梯恩梯当量”(简称当量)表示。它的含意是指核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如当量为2万吨的原子弹,它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与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分为:空中爆炸(比高大于60)、地面(水面)爆炸(比高大于0而小于60)和地下(水下)爆炸(比高小于0)三种爆炸方式。由于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不同,其外观景象和杀伤破坏作用也不相同。

    1 空中爆炸外观景象是首先出现耀眼的闪光,接着出现一个明亮的火球。火球不断翻滚扩大上升,逐渐变暗,几秒至十几秒后,变成一个灰白色云团,以很快速度上升不断膨胀。同时地面掀起一个粗大的尘柱,以更快的速度追赶云团,形成高大的蘑菇状烟云。烟云停止上升后,随风飘移逐渐消散。核爆炸时在一定距离上还可听到爆炸的巨大响声。

    2 地面(水面)爆炸(简称地爆)。它的外观景象与空中爆炸相似,所不同的是,火球与地面接触近半球形,烟云颜色深暗,尘柱粗大,烟云和尘柱从形成时就连接在一起。

    3 地下(水下)爆炸通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在一定距离上能感觉到强烈地震,形成较深弹坑。水下爆炸,海水掀起形成空心水柱和菜花状云团,水柱回落,可形成放射雨降落。

    通过观察外观景象,可以粗略地判断爆炸方式,及时分析敌人进行核袭击的目的和杀伤破坏后果,对预测放射性沾染的情况和确定防护行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热 辐 射

    热辐射曾称光辐射。核爆炸形成的火球辐射出的光和热叫热辐射。在爆心可形成几千万度的高温,辐射出大量热能。如当量100万吨的核爆炸,在距离爆心投影点3公里的距离上,可使钢铁和地表面熔化、木制品碳化。

 

  热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

  热辐射作用到人体可直接烧伤人员暴露部位(手、脸、颈部)的皮肤。在距爆心较近的地区吸入了被热辐射加热了的空气,会造成呼吸道烧伤。

  人员直视火球,可能造成视网膜(眼底)烧伤。热辐射在更远的距离上造成闪光盲,引起视力下降,眼前发黑、眼花和视物模糊等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不经治疗就会自行恢复。

  热辐射引起服装或装备、工事、建筑物等着火而造成人员直接烧伤。

  热辐射对物体的破坏,能直接引起某些物体燃烧、灼焦或熔化,能引起大面积火灾。

  对热辐射的防护

  当发现核爆炸闪光后立即闭眼,不能直视火球。一切遮光的物体,对热辐射都有防护作用。掩蔽工事和地下室的人员完全可以避免热辐射的伤害。在一定距离上,衣服对热辐射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特别是宽大、厚密、白色和浅色的衣服防护效果较好。人员在开阔地面上,发现闪光应背向爆心迅速卧倒,脸朝地面,两前臂交叉枕于头下,双膝微屈,腹部提起,两腿并拢,两脚平伸。

  物体表面涂黄泥、白灰、防火漆或将物体掩盖、掩埋,都可防止热辐射的破坏。

  在居民区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核袭击前加强消防工作,落实消防措施,清除或掩盖易燃物。

  冲击波

  在核爆炸瞬间,火球温度达几千万度,压强可达几百个大气压。高温高压火球猛烈膨胀,急剧压缩周围空气而形成高压高速向四周传播的气浪,就成为冲击波。

    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

    由高速流动空气所产生的动压,能将一定范围内的暴露人员抛出去数米至数十米之远。造成皮肤损伤、骨折、肝脾破裂。核爆炸后所形成的高于大气压的超压作用能使肺、胃肠和耳鼓膜受到损伤。

  从日本广岛调查情况看,有一个离爆心投影点1200米处的人员,被冲击波抛出十几米跌伤致死;而另一个人在离爆心投影点800米处,站在河堤上被冲击波抛到河里,仅受轻伤。这说明冲击波抛掷作用主要是把人员抛出去而跌伤。

  由于冲击波造成的建筑物倒塌,瓦砾、石块和门窗玻璃碎片飞散,还会造成人员的直接伤害。

  冲击波的超压和动压作用,可以造成武器装备、工事、建筑物和各种物体的破坏。超压能使其变形、压坏,动压能把物体抛移、摔坏。

  对冲击波的防护

    看到闪光后,迅速利用地形地物或就地卧倒。或利用山地、土丘、森林、坚固建筑物背向爆心的一面进行防护,就可以减轻或避免冲击波的伤害。

  城镇居民区人员及室内人员,应注意避开门窗、玻璃和不坚固的建筑物。

 

    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核武器我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是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内,从火球和烟云中辐射出来的大量丙射线和中子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被五官所察觉,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它象医院透视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

 

  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

  丙射线和中子流贯穿人体时,使肌体组织细胞电离,引起各器官生理机能失调,产生一种疾病叫急性放射病。

  早期核辐射会使某些物质改变性能或失效。在照射剂量为35伦时就会使摄影胶卷感光,2000伦时以上会使光学玻璃变暗,维生素B12等少数药品会因早期核辐射的作用而失效。早期核辐射照射到土壤、食盐、碱和某些金属(特别是锰钢和铝合金)器具上,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对人员也能造成伤害。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早期核辐射虽有很强的贯穿能力,但能被各种物质层以削弱。物质层愈厚、密度愈大,削弱得越多。构筑各种工事、地下室并在顶盖上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层或设计一定长度的通道和拐弯,都可以防护早期核辐射。

 

22  几种常见物质对早期核辐射削弱作用

物质的厚度(厘米)

削弱效果

混凝土

土壤

木板

10

35

47

50

70

90

剩下1/10

20

70

94

100

140

180

剩下1/100

30

105

141

150

210

270

剩下1/1000

暴露人员利用地形地物的遮蔽作用,也可以减轻早期核辐射的伤害。

 

  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

 

  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

  核电磁脉冲主要是对电子、电器设备有破坏作用。其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能消除计算机上贮存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调,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破坏。对短波通信的天线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

 

  对核电磁脉冲的防护

  利用导电、导磁性较好金属将电子系统封闭起来,缩短电机、电子系统的天线、导线;安装避雷器、滤波器等保护装置。

 

  放射性沾染

  放射性沾染是指核爆炸时产生的放射性灰尘或其它放射性物质对地面、人员、水、空气和物体等所造成的沾染。它在重力和高空风的作用下,逐渐沉降到爆心下风方向的广大地面上,造成地面沾染。持续时间长,沾染严重,沾染范围广。

  放射性沾染对人员的伤害 放射性沾染是人的感官所不能觉察的,要用射线探测仪都能发现。

  人员受放射性沾染伤害的途径有三种:

   体外照射:人员在沾染区行动或接近沾染严重的物体时,射线直接从外部照射人体而引起的伤害叫体外照射病。

  体内照射:人员吸入了受沾染的空气,误食了受沾染的食物和水引起伤害叫体内照射病。

   灼伤皮肤:人员暴露部位的皮肤沾染了放射性灰尘,引起局部皮肤的伤害,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

 

  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核爆炸后,应及时实施辐射侦察,查明沾染范围和照射剂量率的分布情况,检查人员、物资、水源和空气的沾染情况。人员在沾染区内,尽可能利用各种工事、山洞、坑道等,防止吸入灰尘和皮肤沾染。处于沾染区内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器材,控制人员在沾染区内的停留时间。沾染区内人员,不应在露天喝水、进食、吸烟、坐卧、停留和接触受沾染物体。

 

  及时消除放射性沾染

  核爆炸后,遭受放射性沾染的人员、服装、粮食、水、车辆等,应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及时消除,避免或减少放射性沾染对人员的伤害。

  人员消除沾染,首先用毛巾、纱布等干擦皮肤,尔后用清水漱口冲小船坞眼睛,擤出鼻涕,用棉球蘸水擦鼻孔,洗涤暴露部位的皮肤。有条件时可洗澡或全身淋浴。

  对粮食可用过筛、簸箕簸、风车吹、加工脱壳、水冲洗等消除方法。

  对服装装具可用拍打(挂起衣服每件拍打30-40次)、拍抖(每件衣服拍打、抖拂3040次)、洗涤等方法消除沾染(图215),其效果可达70-80%。对车辆、武器、装备可采用扫除擦拭、水射流冲洗、压缩空气吹尘、吸尘器等消除方法。

  对沾染的水可采用混凝沉淀法,即用明矾和草木灰混凝沉淀或用化学药品硫酸铁加石灰。亦可采用混凝沉淀加过滤的方法。